成大事者的7个顶级特征,占3个就不会过得太差!

  就是真正能成大事的人,才具备的顶级特征啊!这7个特征如果你能占到里面占3个,你这辈子呢,不可能过得太差。如果你占到个四五个,那基本上就是一个超级潜力股,未来大概率是能成点事的。想想如果你真的能看懂了,不定能改变你的人生。

  第一个特征就是打电话的能力,顶级高手都具备就是拿起电话就打的能力。你看乔布斯12岁的时候,就直接给惠普公司打电话,就说自己想造一个频数的计算器,但自己缺少配件。没想到就惠普公司那个创始人,就直接答应他,给他提供了,对吧?你看,我们从小的教育教导我们,你不要去麻烦别人,但这一点,他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边,他固化了我们的自尊心啊。对于麻烦别人这件事,那大部分人会有很大的心理包袱,还有羞耻感,还总想着你自己一个人就把这事全搞定了。但相反啊,顶级高手,他都特别清楚自己是有能力边界的,就是知道自己很多事根本完不成。所以呢,他反而能放下自己的自尊心,放下脸面,培养自己就拿起电话,抄起电话就打的能力,不知道就问,就请教,张开嘴就去主动去寻求帮助,去要来这种能力。

  最戏剧性的是什么?就大部分的普通人,总觉得向别人寻求帮助会显得自己很弱,很无能,所以他喜欢用逞强而去彰显自己没有弱点。但强者反而呢,更愿意示弱的,他去到处寻求帮助。你观察是不是这样?最后逞强的人呢,什么事可能都办不成,反而愿意示弱的那些个群体,往往能成大事。

  第二个是人情债。你看能成事的人,他会把人情当做债务一样去处理的。我们中国人是非常怕欠人情的,因为你不知道到底要不要还,你也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还。但是如果你把人情当做债务一样来看待的话呢,你就会发现,第一你就会知道哪些债务是必须要偿还的了;第二呢就是这些债务啊,是可量化的。你可以量化出一个人情在你心里边的估值,比方说他可能是5,000,比如说那个是2万。等你有了这些估值之后呢,你就知道这个人情该怎么去处理了。穷人呢是特别喜欢去消费人情的,因为穷人不觉得人情是一种债务。反而有钱人特别不喜欢去动用人情,很多时候宁愿是花钱,也不要去欠人情。是这个逻辑,因为他衡量了一下,发现人情的成本更高,那还不如直接花钱,更方便、更划算、更有效。

  第三个就是齐处理。90%的人,都喜欢把问题拖延到最后才处理,把有难度的事放到最后才去做。哎,我曾经以前就是喜欢把问题拖到最后不能再拖了才去解决。后来我意识到,处理问题其实是有时间周期的,就是时间越长,你的代价就越大。很多小问题,会随着你的拖延变得越来越难处理了。很多挺简单的事,你拖到最后吧,反而变得很棘手,而且很复杂。你发现到这一点之后呢,我突然当时就悟到了一个心法,就是不管多复杂的问题,代价最小的时候,就是这个问题刚发生的时候。这个时候,你应该马上做出紧急的处理方案,而不是把最重要的事,活生生的拖成了紧急的事,你才去处理。

  第四个特征就是无妙手。普通人是喜欢找那种另辟蹊径、那种弯道超车的方法,总觉得稳扎稳打是笨人的策略,觉得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在不努力的情况下出奇制胜。但高手不是这个逻辑,高手反而信奉另外一句话,叫做“善意者空谈无妙手”。你去看真正的围棋高手,是不会下出“神之一手”的。因为想下妙手的心理动机,是侥幸的心理、投机心理。你一旦迷恋上妙手,你会无限的低估努力的作用。你总觉得我可以赌一把。但真正那些能成事的人,他是不务虚的,是极度极度务实的。就是你所看到的那些骑兵啊,他不是真的骑,他只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,脚踏实地,一步一步一点一滴熬出来的练家子。

  第五个特征就是搞定人。在这个世界上,你想做成任何的一件事啊,其实都有两个做法。但绝大多数普通人呢,往往是第一种。第一种呢,就是搞定事情;第二种做法呢,就是人嘛。在普通人眼里边,是上不了台面的,就是歪门邪道的。但是高手更热衷于这个更直接的方法,就是搞定人,搞定直接的决策者。这个世界上有两种聪明人:第一种是把自己搞事情的能力可以研究到极致,然后把自己手上的业务做到最好,这没问题,不是错;但第二种聪明的人呢,你会发现是把搞定人的能力研究到极致,然后呢靠搞定人来组建一个团队,把能搞定事的人联合起来。那这个团队是无往不利的。真正的统帅者和大成者往往是第二种。

  那第六个特征是评判性。就是你感到的所有的迷茫、内耗还有混乱,都是因为你内心少了一个评判性评判。你该做什么,不该做什么,内心没有评判标准。你做选择的时候就会很痛苦。就像对于创业者啊来说,如果他做事没有标准,那他就会在眼前就能获利,但是没有什么成长价值的短期项目上,和这个有巨大的成长空间,但是呢眼前没有办法获利,这种长期的项目当中,左右摇摆,来回犹豫嘛。做哪个都是选择,都是错的。就这根评判线呢,是来自于内心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嘛。比如你的价值观告诉你了,你要做个好人,那么你就会杜绝一些去做恶的事,对吧?你有底线吗?哪怕做恶的事,这个诱惑很大,诱人很大。这就是评判性的重要性。你跟着线走嘛,你才能够对你的目标不动摇,你不会被一路上的这种各种诱惑牵绊、什么蒙蔽,是吧?而这个线的尽头呢,就是你要做的那个大事。

  第七个特征就是知彼行。苏格拉底说过一句话,说“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啊”。有意思的是什么?是所有人呐,都***觉得自己思考过。但其实绝大部分人的思考呢,并不是悟到了啊,而是到处去寻求认同,以此来固化自己那个偏见和自我的认知。而碰到不同的观点呢,他也不会吸纳啊,反而呢会兵戎相见啊。这个时候,哪怕你知道再多的认知,你知道再多的信息,也是没啥鸟用的。这属于什么?属于无效思考。那怎么判断啊,你有没有真的透彻的悟到某个认知呢?其实呢很简单,就是看你啊,有没有因为这个认知,而改变你当时的行为模式。任何不能改变你当时行为模式的,那个所谓的认知,对你来说其实都是没有价值的。